首届“兵团工匠年度人物”正式揭晓5月1日,由兵团总工会联合兵团党委宣传部、兵团广播电视台举办2023年“兵团工匠年度人物”发布活动,正式揭晓10位“兵团工匠年度人物”和10位提名人选。
10位“兵团工匠年度人物”是:阿拉尔市中泰纺织科技有限公司高级技师黄瑜鹏,第一师农业科学研究所棉花研究室四级研究员练文明,新疆伊力特实业股有限公司酿酒二厂车间高级技师罗建忠,新疆锦龙电力集团有限公司高级技师史衍贺,新疆天富伟业工程公司特级技师杨建立,新疆天业(集团)有限公司特级技师邵旭鹏,新疆天业(集团)有限公司特级技师陈赞,第九师白杨市一团七连现代套彩烙画民间艺人、中级工艺美术师杨新平,新疆兵团勘测设计院集团公司正高级工程师马敬,新疆农垦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研究员战勇。
此次发布的年度人物有育种专家、勘测设计大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还有来自生产一线,涉及焊接PG电子平台、仪表、酿酒、电力维修等行业的翘楚。他们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推动兵团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助力新型工业化的转型升级,引领现代农业的前进方向。他们传承兵团精神、讲述兵团故事,用勤劳的双手、拼搏的汗水,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接续奋斗、建功立业。
发布仪式逐一揭晓2023年“兵团工匠年度人物”,通过播放人物专题片、现场访谈等形式,展示工匠们“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发布仪式录制片已于2024年5月1日在兵团电视台黄金时间段播出。
据了解,本次“兵团工匠年度人物”发布活动为首届发布。选树活动自2023年10月启动,前后历时6个多月,经过了组织动员、基层推荐、审核初选、专家评审、审定公示等五个环节,对各层面推荐选送的100余名候选人进行综合评定,选出了最具影响力和代表性的10位“兵团工匠年度人物”和10位“兵团工匠提名人物”。
据兵团总工会党组、主席李江介绍,这次发布活动中以工匠精神选树兵团工匠,就是要确保选出来的人立得住,是兵团各领域、行业中在技术技能方面的绝对佼佼者,是真正能推动兵团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领头人。他希望兵团工匠人物扎实工作,发挥工匠人才的示范带动作用,弘扬工匠精神,职工群众自觉学习工匠事迹和精神,各级工会组织关心关爱工匠人才,提升工匠人才地位,让广大劳模工匠增强荣誉感、自豪感和获得感。(李紫薇)
在一项新研究中,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神经科学家培育出一种特殊类型的人类白血细胞,能促进神经纤维再生。他们的最终目标是开发出利用这些特殊细胞的治疗方法,逆转视神经、大脑和脊髓损伤,恢复患者失去的神经功能。
本报记者 余晓葵摄/光明图片6月25日,与会嘉宾在交流讨论。 世界经济论坛公布的最新一批全球153座“灯塔工厂”中,有62家是中国企业,其中不乏光伏、新能源汽车等高科技企业。
记者陈海波、通讯员王玉琢从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计量院”)获悉,国际计量局(BIPM)官网日前发布北斗授时监测结果,标志着基于北斗的授时服务获国际认可,可以为全球提供精准可信的标准时间服务。 作为BIPM指定的国内唯一一家北斗授时监测机构,中国计量院是此次北斗授时监测数据的主要来源之一。
育秧、移栽是人们常见的水稻栽培方式,而将稻种直接播入大田进行水稻直播,是近年来一种轻简化的栽培方式,但也存在出苗率较低的问题。 研究表明,水稻中胚轴伸长对幼苗破土出苗具有关键作用,是提供其迅速破土的主要动力。
在24日召开的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和中国科学院第二十一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上,习总强调,要深入践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推动科技开放合作。
26日,全球首列用于商业化运营的碳纤维地铁列车“CETROVO 1.0 碳星快轨”,在青岛正式发布。
OpenAI当天发表声明说,原计划6月底向ChatGPT付费用户小范围开放语音助手功能,但现在认定仍需一个月才能“达到发布门槛”。
6月24日,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作物高光效功能基因组创新团队,揭示了位于水稻籽粒细胞内的河马信号通路联合介体激酶模块调控水稻籽粒大小的新机制。
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研究团队报告称,韦布望远镜的数据揭示了5个星团,每个大小约1秒差距(约3.26光年)。研究团队总结说,这些发现表明星团形成和反馈可能塑造了再电离时期的星系特性。
6月25日,嫦娥六号安全回家。中国电科为嫦娥六号配备了系列测控及卫星通信手段和搜索定向设备等,为“嫦娥”旅途安全和月球样本安全保驾护航。
6月24日上午,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和中国科学院第二十一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
嫦娥六号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实现月球背面采样返回,是我国建设航天强国、科技强国取得的又一标志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