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假头盔难辨 “模拟脑袋”来试验 一定要购买带有3C认证的产品本报讯(记者 严松 通讯员 许希 聂一凡)为倡导理性消费,谨防购物陷阱,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昨日,在姑苏区双塔街道定慧寺巷社区、里河社区,一场场生动有趣的普法活动热闹开展,活动通过趣味小实验、法律咨询等多种形式,为消费者提供贴心的服务。
“大家看到有的头盔只有简单的2根交错的塑料支架,这个3C认证的头盔明显有缓冲的气垫,用料比较实在,所以敲击的声音一个清脆、一个沉闷……”在定慧寺巷里,双塔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史鹏飞,对市场上常见的电动车头盔是否合格的问题,为在场的居民进行了深度的分析。
定慧寺巷社区叶芸介绍,辖区小巷子比较多,平时电动自行车使用率很高。“现在查得比较严格,大家也都配合戴起了头盔。但是我们常常看见有人的头盔不符合自己头围,有的头盔没有3C认证标志,甚至还有个别居民朋友戴工地安全帽的,感觉十分危险,每次看见都为他们捏了一把汗。”
现场,在红十字会志愿者的协助下,3个南瓜“模拟脑袋”分别戴上了随机网购的无3C标志的简易头盔、工地安全帽以及正规超市购买的带有3C认证的头盔。在使用锤子强力的冲击下,无3C认证的便宜头盔最先报废,且外层塑料较为薄脆易形成碎渣,扎到了里面的南瓜果肉。有3C认证的头盔则坚持到最后,里面的南瓜没有损坏。
史鹏飞还针对大家提出的如何鉴别3C标志真伪问题讲解道:“无论是网购还是线下购买,除了看物品上是否有标志,还可以查看相关合格证是否齐全。”王先生看完实验后感慨道:“现场看还是很直观很有冲击力的,我觉得这个实验蛮有意义。看来不能光贪便宜,生命安全比什么都重要,接下来买头盔我一定好好挑选。”
与此同时,在里河社区玉兰苑小广场上,双塔街道司法所联合苏城公证处也开展了消费者权益保护宣传活动,现场向消费者们提供法律咨询、投诉受理、公证保全指导等服务,“苏城存证”“消费者权益保护手册”等信息引起了大家的关注。此外,律师还针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衣食住行消费方面PG电子官方网站,如:保健床垫枕头、老年健步鞋、保健食品功能夸大等常见消费陷阱及消费者维权正确渠道等实用性内容进行讲解,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让居民充分规避消费风险,知晓消费者权利,提高群众的防范和保护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