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缺芯少屏”?这两家公司用10年砍掉后面两字

 行业动态     |      2024-03-06 14:41:33    |      小编

  中国制造“缺芯少屏”?这两家公司用10年砍掉后面两字中国每年消费的PC和手机占全球的25%-30%,是毋庸置疑的第一大市场。而且,大多数国际科技大厂出品的电子产品,都是由中国的工厂组装生产,发往全球。

  然而,大家应该都听说过,中国科技行业长期面临着“缺芯少屏”的困境。每年需要进口巨量芯片、显示面板、基础电子元器件,加上自产部件,通过“富士康”们组装为成品,再销往全球。

  “缺芯”的事实为中国制造带来了多少损失,想必近两年来大家已经有了深刻的体会。但是科技君今天想介绍的,是“缺芯少屏”中的后两个字!

  近日,中国家电巨头TCL董事长李东升在微博宣布,公司旗下TCL华星拟以300亿日元(约合19.8亿元人民币)对日本JOLED公司进行投资。此前也曾有外媒报道,苹果计划在2020年推出的某些iPhone 12型号中使用京东方OLED面板。

  其实,在TCL和京东方等中国公司的不懈努力之下,“中国屏”的缺失现象,已经比“中国芯”要好多了,从某种程度上,甚至已经打破了外企的垄断,形成了中国定价权,“少屏”之叹不复存在。

  如果说芯片是灵魂,那么屏幕就是电子产品的皮囊。只不过在科技行业,“有趣的灵魂”自然是万里挑一,“好看的皮囊”却并不是千篇一律。

  就在几年前前,中国科技行业还面临着“缺芯少屏”的短板,产业上游核心部件被外国厂商掌控。别说要求更高的手机、PC屏幕了,就连高端电视屏幕,都一直是日韩品牌的“领地”。2013年,国家发改委还曾对三星等液晶面板巨头开出垄断罚单,称其价格垄断严重损害了中国消费者的权益。

  1993年,时年36岁的北京电子管厂厂长王东升带领员工自筹650万元种子基金进行股份制改革,创办北京东方电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更名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随后,京东方在安徽合肥、四川绵阳、福建福州等多地投资建设了LCD生产线、OLED生产线亿元。

  长期大额投资之下,京东方还是连年亏损。从2003年建成第一条生产线年成为全球显示面板市占率第一的厂商,京东方用了整整12年,终于结束了我国显示企业被外国厂商哄抬物价和技术封锁的被动局面。

  历经10年磨砺,TCL华星在LCD显示面板领域掌握了高世代技术、产能,也掌握了技术与产品壁垒,与京东方一起,成为了显示面板领域的中国“双子星”。

  很多朋友读到这里热血澎湃,为“中国屏”的逆袭感到由衷的兴奋。当然,中国显示面板产业取得如今的成绩值得庆贺。而随着过去几年中国厂商的极速扩张,以京东方、华星光电为代表的中国面板产业,在世界上也有了一席之地,极大缓解了我国“少屏”的问题。

  但我们依然需要警醒,“中国屏”在目前还是存在一些不足。比如,在以手机为代表的小尺寸面板领域,韩日厂商仍然占据优势,京东方只取得了6%的市场份额。

  这说明国产面板厂商在高端显示设备领域的研发和品控依然慢人半步。在前沿显示技术研发领域,更是被外国厂商的“专利矩阵”限制,举步维艰。

  比如曾经搭载在华为手机上的京东方OLED屏幕,采用了俗称“周冬雨排列”的RGB-Delta显示排列技术,被不少消费者吐槽。难道京东方不知道“钻石排列”(RGBG Diamond Layout)显示效果更好吗?只是像素点换一下排列算法,难道京东方技术上做不到吗?

  当然PG电子平台,从另一个角度看,京东方的屏幕被拿来和三星最高端的屏幕比较,说明本身京东方的产品距离最尖端的技术就只剩临门一脚了。即使是现在没有踹出这一脚,我们国产的旗舰手机,比如华为、小米,用着京东方的屏幕,也完全可以满足庞大的中国内需市场了。

  近几年,甚至三星电视也开始使用京东方的屏幕了。科技君相信,随着京东方技术的不断进步,很快中国的显示面板企业就将登上世界之巅!

  讲完了“中国屏”,咱们再来聊聊“中国芯”。诚然,芯片在当下这个环境里是更加艰难,也更加敏感的一个话题。但是通过写这篇文章,回顾了一遍中国显示面板行业的发展,科技君发现,现在的中国芯片行业,与十年前的中国面板行业面临的环境是差不多的。

  甚至相比起京东方直到2014年还备受外界质疑,现在中芯国际的环境和政策支持,比起当初的面板行业要好上太多了!

  目前看来,“中国芯”就和曾经的“中国屏”一样,也走在了一条正确的道路上。既然中国面板产业能花十年、几十年时间打破外国厂商的垄断,那么中国芯片产业为什么不可以呢?